2012年5月6日 星期日

鏡界 展示設計討論 A-2

主題 : 鏡界

媒材與動畫形式 : 鉛筆手繪 電繪( PS. AI. FL.)

製作進度 :
        腳本 (已完成)
        人物設定 (修改中)
        分鏡 (已完成)
        製作 (進行中)

成員與聯絡信箱 :
        郭怡蘭 huailen3124@kimo.cm
        林毓庭 daisukipuff7912@yahoo.com.tw


------------------------------------------
1st - 5/14  ( 9:40 ~ 10:10 )

(1) 作品進度
(2) 展品內容 ---> 詳細說明
     作品動畫 *
     公仔設計
     週邊商品
     大型海報 *
     手稿 *
     場景重現
     空間裝置 *


2nd - 6/4  (9:40 ~ 10:10 )

(1) 展示形式與材料 --->
(2) 平面設計 ---> AI
(3) 空間設計 ---> SketchUp

2012年4月22日 星期日

歷年設計展

06, Apr, 1991 ~ 04, May, 1991 陳愷璜個展 文化測量索引
http://www.itpark.com.tw/exhibition/data/143

02, Jul, 1992 ~ 26, Jul, 1992 板橋台北縣立文化中心:環境與藝術-16種處理垃圾的想法
http://www.itpark.com.tw/exhibition/data/251

01, May, 1993 ~ 29, May, 1993 莊普個展 不滅的愛
http://www.itpark.com.tw/exhibition/data/76

17, Dec, 1994 ~ 12, Jan, 1995 媒體情語話六人展
http://www.itpark.com.tw/exhibition/data/238

11,feb,1995~03,mar,1995 侯淑姿個展 不只是為了女人

http://www.itpark.com.tw/exhibition/data/204

17, Aug, 1996 ~ 07, Sep, 1996 黃文浩個展 我所想-我所做=我
http://www.itpark.com.tw/exhibition/data/141

21, Jun, 1997 ~ 12, Jul, 1997 王德瑜個展 No.27 膨脹的空白
http://www.itpark.com.tw/exhibition/data/119

29, Aug, 1998 ~ 01, Nov, 1998 台北後花園-草山文化行館裝置藝術展
http://www.itpark.com.tw/exhibition/data/161/

03, Jul, 1999 ~ 24, Jul, 1999 方偉文個展 從前,在遙遠的他方
http://www.itpark.com.tw/exhibition/data/193

06, May, 2000 ~ 27, May, 2000
梅丁衍個展 給我抱抱─特殊國與國論的三種美學插嘴
http://www.itpark.com.tw/exhibition/data/78

09, Dec, 2000 ~ 06, Jan, 2001
http://www.itpark.com.tw/exhibition/data/173

18, May, 2002 ~ 15, Jun, 2002 楊世芝個展 視覺的統合經驗
http://www.itpark.com.tw/exhibition/data/126

15, Feb, 2003 ~ 15, Mar, 2003紀嘉華個展 PAINTINGS
http://www.itpark.com.tw/exhibition/data/128

18, Dec, 2004 ~ 08, Jan, 2005 
再看我一眼─十二位形上學信徒,一次存有學技藝的復古演練...上
http://www.itpark.com.tw/exhibition/data/63

04, Jun, 2005 ~ 02, Jul, 2005  
莊普個展 在遼闊的打呼聲中…
http://www.itpark.com.tw/exhibition/data/60

18, Mar, 2006 ~ 15, Apr, 2006謝鴻均個展 原好─混混乃陰性空間,瀝瀝如母性系譜
http://www.itpark.com.tw/exhibition/data/41

03, Mar, 2007 ~ 31, Mar, 2007 洪素珍個展 綿延
http://www.itpark.com.tw/exhibition/data/37

14, Jun, 2008 ~ 12, Jul, 2008洪東祿個展 安卓羅伊
http://www.itpark.com.tw/exhibition/data/98

17, Jan, 2009 ~ 21, Feb, 2009 曾御欽個展 熱黑
http://www.itpark.com.tw/exhibition/data/258

27, Feb, 2010 ~ 27, Mar, 2010
歐宗翰個展 半光
http://www.itpark.com.tw/exhibition/data/270

04, Dec, 2010 ~ 31, Jan, 2011 陳順築個展 迢迢路
http://www.itpark.com.tw/exhibition/data/282

31, Dec, 2011 ~ 04, Feb, 2012 陳萬仁個展 去你的未來
http://www.itpark.com.tw/exhibition/data/293



2012年4月8日 星期日

♥ 手塚治虫世界世界特展

手塚治虫世界特展











展覽介紹:
「日本人為什麼這麼熱愛漫畫?答案是:「因為手塚治虫。」
手塚治虫師曾經創作過的作品達四百多部,
動畫創作達60部
最為台灣地區知名的是原子小金剛、怪醫黑傑克(舊譯怪醫黑傑克)、
森林大帝、火鳥、三眼童子等知名鉅作
堪稱漫畫界的傳奇大師
手塚治虫大師是一位擁有醫學博士學位的漫畫家
創新的漫畫技巧,更成為目前動書、漫畫的典範
對於現代的漫畫來說,開啟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這次在國立台灣美術館
盛大展出「手塚治虫的世界特展」
將一系列的漫畫場景擬真重現
並展出手塚治虫大師的160組珍貴手稿
原汁原味呈現手塚治虫大師的作品及漫畫創作的環境
手塚治虫大師的隨身物品
手塚治虫的世界特展除了介紹他傳奇的一生
還在這次的展覽上展出十六部漫畫
以及情境區讓你和小金剛、黑傑克、小白獅王等卡通人物合影留念
手塚治虫的世界特展的現場還有日本原裝手塚治虫紀念商品
限量珍藏公仔來台販售


在走進展場中 可以看到
由原子小金剛 怪醫黑傑克 以及 寶馬王子 小白獅
圖牆交錯的情境畫面 (特色:相異的角度有著不同的畫面動態)
此區為 主視覺強烈的動感入口


接著來到手塚老師作畫的工作室
一窺手塚老師貢獻傑出作品的創作環境
於此 若有在參展前於售票處 租借語音導覽
便能在參觀途中 享有更清晰的參觀動向 與 更為詳細的展區介紹



地點為 國立台灣美術館 A1 展覽室
參展期間於 2012/01/10 至 2012/04/04



展示內容分析(展品的類型 區域劃分 展品材質與內容):
眾多展品類型包括 精緻的手稿 與 工作室的環境介紹

另外還有 令人置身在動畫世界的模擬情境區
以及 角色公仔的展示 都為此展覽增添不少魅力
其中 最令我喜愛的放映區 不時的喚醒我對原子小金剛的熱情


在區域上的劃分 則有著既明確又清晰的路線規劃
從進入展場後 隨之映入眼簾的精彩畫面
為眾多手塚老師筆下 人物角色的大集合
運用各種呈現手法
使有如魔術手法般的立體空間 完美地在你面前華麗登場

關於展品材質 包含牆面燈箱與大幅噴繪布
使入口增添搶眼的視覺效果










展示規劃分析
(展示平面圖 各種展品的呈現方式 觀展動向設計 各區燈光設計方式):


呈現方式 除了大幅的平面海報與視覺圖像外
還有具獨特視角的交錯圖牆跟
天花板上如底片般的彩色膠卷
當然還少不了能與之合照作紀念的立體公仔囉


而各區域的燈光設計方式大多視該區視覺風格的需要
來投以合適的光線與燈光色調


清楚的觀展動向 ---> 
入口處 > 動感圖牆 > 工作室內部介紹 >
手塚老師的生平區 > 手稿重現 > 情境模擬區 >
精彩回顧的3D放映區 > 經典公仔展示 > 紀念商品區 >
 互動體驗區(分兩大部份 電腦互動體驗動畫 與 DIY創作 )







展場平面圖




























入口
原子小金剛、怪醫黑傑克、森林大帝…
手塚治虫筆下的卡通人物大集合






















手塚工作室重現
本區重現手塚工作室樣貌
除了手塚治虫的貝雷帽、眼鏡外
還包括400多部手塚漫畫作品






















































手塚治虫生平介紹
在工作區的旁邊就是
手塚治虫大師的生平介紹的牆
















再往前走就是
手稿及原畫區























珍貴手稿展示(這裡開始禁止攝影相片量減少)
手塚治虫是多產的漫畫家
一生畫了約450部漫畫
但作品豐富多樣
本區展示他筆下16部漫畫的珍貴手稿
並安排投影動畫的播放





























漫畫情境模擬
本區呈現原子小金剛、怪醫黑傑克、森林大帝和寶馬王子的精采情境
重現漫畫場景並開放拍照
走進虛擬的漫畫空間留下難得的紀念


出場人物海報為背景的人物轉盤






















配合故事主要舞台-非洲
將場景佈置成叢林風






整個迷宮利用玻璃的角度和彩圖的互相映照很有立體萬花筒的味道






















整個場景設計成祕密洞穴裡的手術室 
背景怪醫黑傑克的漫畫線稿當襯底










人偶見面會
手塚治虫筆下最受大家歡迎的角色:
原子小金剛、小蘭、怪醫黑傑克&皮諾可、寶馬王子以及森林大帝
都將出現在本區與觀展民眾進行歡樂的見面會
(那天去的時候只有看到皮諾可)
























紀念商品大集合
手塚大師各時期作品的紀念商品




































3D放映室
本區循環放映片長兩分半的原子小金剛卡通影片





















放映室牆外是手塚治虫角色大集合彩圖








































展場彩圖的主題跟日本震災連結
希望大家跟角色們一起為日本加油祈福









互動體驗區、紀念商品區
在互動體驗區
可透過電腦及工具
了解從4格漫畫變成動畫的製作過程



動畫工房則是佈置得像科幻片裡的科學研究室
一堆儀器穿插著漫畫彩圖









展示設計之優缺點 (優缺點各5個以上)

優點
(一)近距離臨場體驗
(二)可以跟經典角色有所互動
(三)天花板也有裝飾上畫有動畫電影經典畫面的彩色膠卷
(四)設計展場整個給人很沉穩的安定感
(五)特展中大量使用角色來當看板、立牌、告示等設計 
      有些還是以角色設定時的原始身高來展示很有真實感

(六) 多采多姿的展示內容
(七) 明確的區域性劃分
(八) 對於展示作品 有著詳盡的介紹
(九) 如動畫般的模擬情境  例如: 黑傑克醫生的手術室 與 天馬博士的實驗室
(十) 互動遊戲的設置 大大提升了 與角色互動的參與感


缺點
(一)作品繁多展示規劃有點雜亂
(二)歷年作品海報介紹規劃太過複雜不清
(三)情境區跟手稿區區分不是很清楚
(四)紀念章區的場地感覺太暗淡
(五)人偶沒有像介紹的一樣出現平繁
       反而是要碰運氣才會看到
(六) DIY體驗區的材料收費
(七) 禁止攝影






展示設計的關鍵詞 (5-10個)

<故事聯想關鍵詞>
動感
醫療
勇敢
森林
手稿
夢想

<展場設計聯想關鍵詞>
主題性強烈(指展示內容)
具臨場感(容易使人身歷其境)
亂中有序(眾多作品同時展出的條件下 還具備清晰的內容解說)
高互動性 (透過電腦工具 輔助操作 親自體驗製作過程)




心得(一)
這次去台中國美館看手塚治虫世界特展
是個很好的經驗
也很難得可以這麼近距離看到手塚大師的貼身物品
從他手稿中發現其實一部好的漫畫製作過程是如此繁雜精密
也見識到手塚大師對於世人的貢獻
他是大家的回憶
不管老少都一定有看過他的作品
在他作品中可以發現許多他智慧的結晶

去過這一次特展
才發現他是一位有醫學權威的漫畫家
原本以為怪醫黑傑克中的故事內容都是沒有根據
現在顛覆我們的想法
裡面的故事內容都是有根據的
不是一般人想像的那樣
這也讓我們了解到
漫畫家不一定會的只有繪畫
他的專業常常會是令人驚艷
就像手塚治虫大師一樣

而手塚治虫大師的作品
也常常對生命和自然萬物表達敬意與推崇
是個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的漫畫家

這場特展真的收益良多
對於展場的規劃也有所收穫
作品不是在於華麗的外表
而是「用心
在手塚治虫的世界特展我們看到這一點。



心得(二)
由於此次的觀展經驗 讓我對手塚老師的作品
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從他多達約450部的漫畫作品中
有16部精選的精緻手稿 被以動畫投影的方式作介紹
在加上詳細的解說過程以及
那媲美電影式的分鏡手法 讓人大開眼界


其中令我駐足許久的3D放映區
帶我回顧過去 已被遺忘許久的珍貴片段
而我此行的目的
當然不僅僅只是回味
這個伴隨我長大的卡通角色所帶給我的歡樂回憶
主要是為了親臨黑傑克醫生的手術室 我不遠千里迢迢的北上台中
來參觀他那 與高超執刀技術相匹配的手術環境


另外 於紀念商品區中 有著各種創作時期的紀念品展示
此區也是個令人為之心動的參觀地點。






2012年3月17日 星期六

♥ 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 ANDO TADAO
1941年9月13日
日本建築師
出生於大阪府大阪市


安藤忠雄甚有傳奇性
在成為建築師前曾任貨車司機及職業拳手
其後在沒有經過正統訓練下成為專業的建築師。

安藤忠雄在大阪府立城東工業高校畢業後
前往世界各地旅行並自學建築
1969年創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
1976年完成位於大阪府的住吉長屋
是兩層高的混凝土住宅已顯現其設計風格
其後獲得日本建築學會賞
1980年代參與關西周邊地區(神戶北野、大阪心齋橋)的商業建築設計
1990年代以後參與公共建築、美術館建築等大型計劃。

接連發表了以清水混凝土建造的住宅和商業建築
引起風潮和討論名聲也開始快速累積
從博物館、娛樂設施、宗教設施、辦公室等
作品的領域寬廣通常都是大型規模的建築
但也有人認為失去了安藤早期的小型建築特有的魅力。

1987年 - 擔任耶魯大學的客座教授
1988年 - 擔任哥倫比亞大學的客座教授
1989年 - 擔任哈佛大學的客座教授
1997年 - 擔任東京大學工學部教授
2003年 - 從東京大學退休,轉任名譽教授
2005年 - 獲得東京大學的終身特別榮譽教授
2005年 - 擔任加州柏克萊大學的講座教授

獎項
1979年 - 日本建築學會賞(住吉的長屋)
1983年 - 日本文化設計賞(六甲集合住宅)
1985年 - 芬蘭建築師協會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獎
1986年 - 藝術選獎文部大臣賞新人賞(中山邸)
1985年 - 毎日設計賞
1987年 - 毎日藝術賞(六甲教會)
1988年 - 第13回吉田五十八賞(城戸崎邸)
1989年 - 法國建築學院獎賞
1990年 - 大阪藝術賞
1991年 - 美國建築師協會(AIA)榮譽會員、美國科學院和文學藝術研究所Arnold W. Brunner紀念獎
1992年 - 第1屆卡爾斯伯格(Carlsberg)建築獎(丹麥)
1993年 - 皇立英國建築師協會(RIBA)榮譽會員、日本藝術院賞
1994年 - 第26回日本藝術大賞(大阪飛鳥博物館)
1995年 - 1995年普利茲克獎、1994年度朝日賞、第7回國際設計獎、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騎士級)
1996年 - 第8回高松宮殿下記念世界文化賞、第1屆國際教會建築獎
1997年 - 德國建築師協會名譽會員、皇立英國建築師協會皇家金獎章、第4回大阪吉瓦尼斯獎
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提升至軍官級)
2002年 - 美國建築師聯盟金牌(AIA金牌)、京都賞思想・藝術部門受賞
2005年 - 國際建築師聯盟金牌(UIA金牌)

作品
富島邸(大阪府,1973年)
住吉的長屋(大阪府,1976年)
小篠邸(兵庫縣蘆屋市,1981年)
六甲集合住宅 I(兵庫縣神戶市,1983年)
The Times I(京都府,1983年)
Festival(沖繩縣,1984年)
六甲教會(兵庫縣,1986年)
城戶崎邸(東京都,1986年)
Guest House OLD/NEW六甲(兵庫縣,1987年)
水之教會(北海道,1988年)
光之教會(大阪府茨木市,1989年)
Collezione商業中心大廈(東京南青山,1989年)
萊卡(Leica)總公司大樓 (大阪府,1989年)
兵庫縣立兒童館(兵庫縣,1989年)
姬路文學館(兵庫縣,1991年)
Time II(京都府,1991年)
本福寺水御堂(兵庫縣,1991年)
西班牙萬國博覽會 日本政府館(西班牙塞維爾,1992年)
熊本縣立裝飾古墳館(熊本縣,1992年)
星之子館(兵庫縣,1992年)
直島當代美術館(香川縣直島町,1992年)
Vitra Seminar House(德國,1993年)
六甲集合住宅 II(兵庫縣神戶市,1993年)
兵庫縣立看護大學(兵庫縣,1993年)
香北市立金津小學(石川縣香北市,1993年)
大阪府立飛鳥博物館(大阪府,1994年)
天保山三得利博物館(大阪府大阪市,1994年)
兵庫縣立木殿堂(兵庫縣,1994年)
京都府立陶板名畫之庭(京都府,1994年)
成羽町美術館(岡山縣,1994年)
UNESCO總部 冥想空間(法國巴黎,1995年)
直島當代美術館 擴建工程(香川縣直島町,1995年)
小海高原美術館(長野縣南佐久郡,1995年)
大山崎山荘美術館(京都府,1996年)
姫路市立文學資料館南館(兵庫縣姬路市,1996年)
FABRICA (班尼頓藝術學校)(義大利,1997年)
TOTO研究所(淡路市,1997年)
Eychaner/Lee House(美國,1997年)
西宮市貝類館(西宮市,1999年)
淡路夢舞台(淡路市,2000年)
南嶽山光明寺(愛媛縣西條市,2000年)
奇跡之星的植物館(淡路市,2000年)
普立茲美術館(美國,2000年)
4m×4m的家(2001~2003)
兵庫縣立美術館 藝術館(神戶市,2001年)
亞曼尼劇場(義大利,2001年)
司馬遼太郎記念館(大阪府東大阪市,2001年)
大阪府立狹山池博物館(大阪府狹山市,2001年)
環球影城車站(JR西日本櫻島線)(大阪市此花區,2001年)
Fort Worth現代美術館(美國德州,2002年)
國際兒童圖書館(東京都台東區,2002年)
石川縣西田幾多郎記念哲學館(石川縣香北市,2002年)
尾道市立美術館(廣島縣尾道市,2003年)
賀市立錦城中學(石川縣加賀市,2003年)
東京美術館、城市之屋仙川(東京都調布市,2004年)
藍爵基金會美術館Langen Foundation(德國,2004年)
地中美術館(香川縣直島町,2004年)
表參道之丘(東京,2006年1月)
威尼斯皮諾現代美術館之葛拉喜館(Palazzo Grassi)(2004年)
新銀橋(大阪市北區,2006年)
神奈川秦野市太岳院重建 2007年
[编辑]進行中的計畫
前時裝設計師湯姆·福特的房屋、馬廄以及陵墓(美國新墨西哥州)
的克拉克藝術研究所擴建(美國麻薩諸塞州)
國立交通大學人文藝術館及建築館(台灣新竹市(已停工))
上海國際設計中心(中國上海市)
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大樓(藝術館)(台灣台中市霧峰區)
龍巖人本櫻花墓園,又名「光之殿堂」(台灣台北縣三芝鄉)
大地教會(台灣澳底)
杭州萬科·良渚文化村藝術中心



作品欣賞

水之教堂


















安藤忠雄在神戶六甲山上建蓋教堂那段期間
有一天腦子裡忽然閃出一個念頭「在海的邊際蓋一座教堂應該很有意思」
於是他假想一塊基地然後構思設計做模型
安藤腦中的海立刻變成湖
「引河水造出一個人工湖泊,就能以更純粹的造型來建造水上教堂」
他的夢想成了真實的建案
教堂由兩個正方型混凝土塊搭接而成
小的邊長10米 入口在此大的15米是主殿
入口處有樓梯往上可達屋頂
上頭有四個混凝土十字架
兩兩相對四面有玻璃牆圍合
頂部敞開往下就到了主殿
簡單的座椅面向水池
沒有牆壁阻隔
必要時有大片活動玻璃可關上
視野仍然無阻
水面如鏡一座十字架屹立池中
教堂景色隨著季節變化
夏天綠意盎然 微風徐徐
水波漣漪 冬天成了銀白世界池水結冰。





AKKA畫廊















TIME'S






















心得

這位建築師很擅長利用空間結合當地材質塑造完美的設計
我在建築這塊領域並不是很了解
但由這位建築師的作品中感觸良多
建築跟空間的利用
是這麼的有趣也能這樣的生動
像是水之教堂跟光之教堂這系列的作品
真的是讓人嘖嘖稱奇
讚賞有加!
一般人難以想像的
他將它跟空間做結合
結構達到完美
真的是一件精湛的作品
看完他作品後
這對於空間展設頗有一點初步概念了